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Others.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Others.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January 22, 2015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啊,罪过!又有很久没有写博了!新年伊始,每天加班,说实话,最近心情也不是太好。

最近好多坏消息。

中国同学们大概都听说姚贝娜殁了,那么年轻鲜活的生命,说走就走了;

健身的朋友大概都听说Greg Plitt逝了,那么健美阳刚的身体,说没就没了;

然后。。。

谁谁谁的哥哥得癌症了;

谁谁谁的妈妈得癌症了;

谁谁谁的老婆抑郁症自杀了。。。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唯一的安慰是,这些人都跟我是2度关联,我身边的朋友亲人都安好。即便如此,我也忍不住会想,如果我身边最亲爱的爸爸妈妈爱人朋友出了事。。。然后就不敢想下去。

生命如此短暂,平凡如我,即使不能"生如春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也要好好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不要留下遗憾吧!妈妈总说:"你孤身在外要好好照顾自己,身体好心情好,健康快乐,就是最大的孝顺。我们不要你的钱,只要知道你过得好。"现在想来,果真如此。

放一张最朴素的无妆乱发眯眯眼大脸照(from the Guatemala trip),祝愿大家天天都阳光灿烂心情靓丽!

Thursday, October 23, 2014

TBT: 痴人说花

TBT, i.e. "Throw Back Thursday", seems to be quite popular among bloggers. When you have nothing new to post, just throw back an old post or outfit and fill in the blank.

Recently my best friend finally moved back to New York, and she mentioned those good old days that I wrote a lot on my old blog that was only available to a handful of friends. How time flies! I totally forgot that I use to love writing! So I returned to my old blog, and was shocked at those words I was able to put together.

For your entertainment, here is  throw-back of my old blog, written when I was in London on a beautiful Spring afternoon. It reads especially sweet on a cold rainy day like today. :)

2007-04-29 痴人说花

难得不用加班的周末。我穿上吊带小背心和牛仔短裤,屐着拖鞋,抄起yoga mat,夹了一本书一瓶水,到楼下晒太阳。我的卧室阳台朝南,面对一片绿草地,大概有Madison Park的2/3大,疏疏落落的点着几棵树几个人,正是晒太阳的好去处。

我拣了一棵快开败了的桃花树,把mat铺好,头埋在半密的树阴下看书,脖子以下沐浴在阳光里。看的是Hemingway的The Sun Also Rises,讲的是几个颓废的美国人在欧洲的乱七八糟的故事,有点意思。初中的时候尚且很认真地读过Pride and Prejudice,到了大学就只读Hemingway和Jack London了。无他,喜欢他们的句子,简单句式,简单语法,简单词汇,没有上流社会的繁复委婉,只有现实的冷峻残酷。

Hemingway的书一如既往的行云流水,我也就一如既往的一目十行,不知不觉就看了大半,低头一看,已经落了一身的花瓣和树叶。于是仰头看花,看两只蜂儿上下翻飞,看一群蚂蚁来来回回地忙个不停,甚是有趣。又看了不知多久,忽然发现一个两三岁的粉都都的小姑娘正蹲在不远处瞪大了眼睛看我。我对她笑一笑,谁知她却转过身蹒跚地跑掉了。真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呢!不知道在她幼稚的眼中,我又是怎样的呢?大概是脱不了一个“痴”字吧?

研究生的同学都知道我痴,而且是“花痴”。

当时班上有一个长得很漂亮的美国男孩,瘦瘦高高的,留半长的头发,刘海厚厚地垂在大眼睛上,对了,就是Leonado DiCaprio的脸加上John Lennon的盖碗头。一个很用功的孩子。有一天,他居然在课上了一半才来,我就随口说了声:“咦,小帅哥迟到了。”坐在一边的J笑得要死,我很痴地问:“我说错了么?他不是迟到了么?他不是小帅哥么?”从此,所有的中国同学都在背后叫他小帅哥,而我就是那个暗恋小帅哥的花痴。我问遍了中国同学:你们不觉得他漂亮么?所有人都同意他的确象DiCaprio,的确好看。我不过是把大家心中所想用语言表达出来罢了,怎么就成了花痴呢?大概,痴的不在这个“花”字,而在我的“花行于色”吧。

以前在本科的时候也曾被当作花痴。一个周末的早上,寝室里几位懒丫头都醒了,却没有人起床,各自躺在床帘背后懒洋洋地聊天。对面上铺的南京女孩说话本来就绵软,加上刚睡醒的哝哝鼻音,我不觉就听得有点发痴,仿佛有一只小手在心上挠着。慢慢的,我的痴劲上来了。我蹑手蹑脚地爬到桌上,掀起她的床帘一角,把头伸进去,屏住呼吸,看着她埋在凌乱长发里红扑扑的脸,心里有无限的温馨和快乐。这时,她睁开眼睛,猛然看见我披头散发一脸痴迷的样子,撕心裂肺地尖叫起来。四个同样披头散发的脑袋齐刷刷地从床帘里伸出来,四双眼睛象探照灯一样雪亮地照在我的身上。唐突了佳人的我站在桌子上,穿着睡裙光着脚咬着手指头,嘻嘻地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所不同的是,对美的欣赏热爱总是行于颜色,并乐于与人分享。孟子说:“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我看见好看的风景,指给同伴看,同伴以为然; 我看见好看的女孩,指给同伴看,同伴以为我不straight; 我看见好看的男孩,指给同伴看,同伴以为我花痴。其实,这女孩男孩在我眼中也不过是一道风景罢了。

若真说到痴,最高境界莫过于醉眠芍药的史湘云。又有酒,又有芍药满身,又有春风拂面,这样的良辰美景,若换了林妹妹只有红消香断的顾影自怜,若换了宝姐姐也只能扑扑蝴蝶摇摇团扇,都不能品味到十足。只有湘云才会糊里糊涂地枕着一包芍药花瓣在石凳上美美睡去,听任春天的滋味浸透每一个毛孔。

痴便痴了。若是因为怕被人笑话而不能尽情尽兴,那才是俗人。

醉卧花阴君莫笑,春光烂漫能几回?

Wednesday, October 8, 2014

Some Random Ramblings

I like a day like this: sunny and cool outside, no client meetings, boss away from the office, and on top of everything, having a bridal shower at lunch time. What a lovely day!

Women are born lovers. We love being loved and cared, and we love giving love to the loved ones. Unfortunately many of us have been frustrated more than once on the journey of finding a loving relationship. That makes me feel enormously happy whenever I see my friends or co-workers glowing with love, just like today when I saw a beautiful bride in the making. :)

When I look back, I think the key of finding a loving relationship is staying foolish. There are too many books in the market telling you how to attract a man by technique, but the simple fact is that many of us fell head over heels when we were teenagers and knew nothing about love. I've concluded that, except for those "expert love technicians", the more techniques we learn, the more likely we cannot see our heart or feel the beat from the other party. As mentioned in the famous book, The 5 Love Languages,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ways of expressing their love. I'm a strong supporter of life time self-improvement. But things are naturally much easier if two people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Stop asking whether he is into you or not; your heart feels it. Stop comparing his love with another guy's; your heart knows what really matters. Stick around when his presence makes your life richer and happier, and leave him when he brings nothing but suspicion and frustration. Live in a simple world and listen to your heart, and you will find your destiny.

Love makes the world go around!



Striped sweater: JCrew
Pleated skirt: Jason Wu (similar, similar, similar, similar, similar, similar)
Sunglasses: Karen Walker Super Duper Strength
Oxfords: Ralph Lauren Collection

Monday, September 29, 2014

How to Nail Your Campus Interview?

又到秋季,很快就是各大银行analyst/associate的面试季节。我虽然在业内的资历不深,职位也不高,但是也坐在桌子背后面试过不少应届毕业生了。我来说说面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因为我个人经历有限,以下内容主要针对的是金融方面analyst/associate的面试。


先来说说第一印象。经常看见时尚版面有姑娘们问面试的时候应该怎么穿着打扮。说实话,这个只是第一印象的很小一部分。

我发现有的孩子显然是非常紧张,握手的时候手心里满是冷汗,微笑的时候嘴角直抽抽,说话声音发抖。因为是面试junior position,面试者其实也不指望学生娃能有多老练多成熟,但是相比一个温暖踏实的握手和谈笑自如的表情,这样的孩子是吃亏的。

消除紧张的最重要一点是在心理上把面试者放在一个对等的位置上:面试者也不是多高级的人群,也就是个打工的小兵而已,不过是早生了几年,也是一层层面试过来的,而且面试者并不想为难学生娃,甚至HR给我们做training的时候特别强调:面试以后尽量让学生娃高高兴兴的走出房间 -- 这个世界很难算的,谁知道我今天拒了你,你明天是不是就一飞冲天反过来面试我或者成为我的客户呢?谁也不想做恶人断了自己的后路。知道了面试者的心理,你是不是能舒口气呢?

其他的小tip
  • 穿着以简单大方干净舒适为准则,深色西装为佳,鞋子适于行走,少装饰,头发整齐干净,妆容整洁,不会化淡妆的话,宁可素颜也不要浓妆。外形上规矩不出错就好,不用过于追究西装是蓝色好还是黑色好,头发是披着好还是扎起来好,包包有logo好还是没有logo好,真的,面试者不在乎这些细节。
  • 如果冬天面试,提前到面试地点,好好暖和暖和,可以考虑用热水洗手和用热水杯焐脸焐手,这样即能平复心情,也能避免手心冰冷和面部僵硬的情况发生。
  • 面试的总体印象应该是成熟稳重,不要试图用出格的表现来抓眼球,不要卖萌,不要带小礼物。
  • 校园面试大约30分钟一个人,时间很紧,所以回答问题尽量切中要点,不要过于琐碎。

其次说说面试内容

应届毕业生面试,课程考察绝对是重头戏。具体什么课程被考核到,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面试职位和个人陈述。如果你面试的工作是金融业的,被考核的问题多半是金融方面的,不太可能被问到什么企业战略啊组织管理啊人事管理啊这些课程。在这个大框架下面,有的面试人有统一的面试科目,有的人则比较随意。我是后者。在我看来,analyst / associate都是公司范围的program,只要你聪明好学,哪方面强都可以在公司内部找到适合的职位。所以我一般会问问学生学过的课程里面最喜欢什么课程,为什么喜欢。如果你喜欢的都不是金融课程,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好多谈了,至少说明没啥兴趣。如果你回答的是某个金融课程,我就会开始问这门课,从基本常识问起,答得上来的话就再往细往深处问,一直到回答不出来为止。这种情况说明什么呢?第一,你得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绝对不能信口胡来,绝对不能在最基本的概念上栽跟头。有的孩子(尤其是本科的孩子),说自己最喜欢fixed income,可是连duration都说不清楚,说自己最喜欢risk management,可是VaR都没听说过,说自己喜欢options,却分不清基本的Greeks。老大,这可是你口中最喜欢的课程哦!你这么虚度光阴,你父母知道吗?你最爱的课程学出了翔,你还号称自己学习能力强,脸皮还能更厚一点吗?每次看到这样的孩子,我就暗自生气。第二,如果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追下去,你终于答不出来的,不要紧张,因为这是在试你的深浅,面试者并没有指望你能回答所有的问题,千万不要因此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最大的问题不在知识点,而在口头陈述。这个当然跟口语水平有关系,但也不是比赛谁的英语更流利,更重要的是内容组织,"说得快"远没有"说得好"重要。说话条理清晰,适当使用buzz word,能用朴素的英语解释专业概念,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回答project,internship,work experience 这类开放式问题的时候,需要回答得不慌不忙有条有理。建议大家平时下点苦工夫,把自己简历上标注的project,internship,work experience 都好好想想,怎么陈述才简单明了,又卖点突出。简历上你写的任何内容都有被问到的可能性,你都要做好被细问的准备。

无论是简历还是现场陈述,不懂装懂夸大吹牛是大忌。我们都知道,某些学生爱吹牛,咱们不要学这个毛病,夸大吹牛的学生一旦被抓现行,肯定就没戏了。我遇到过一个学生,简历上写着在哪里哪里做intern,back test trading strategy,看起来很牛很抓眼球的样子,我就问他,究竟是什么strategy,你怎么做back test,是不是用了什么软件或语言写程序。他答得牛头不对马嘴,最后只好承认他只是做了一些核对数据的工作。我非常厌恶这种情况,既浪费了彼此的时间,也剥夺了他人面试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种人招进来了恐怕信口胡说,轻则得罪客户,重则招惹官司。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大部分intern的工作都是很初级的,你诚实陈述,能表现出自己学到了东西,就足够了。有个学生简历上写在某个hedge fund的intern经历中有参加PM的会议,我就问他在会议上做什么,其实没有什么希奇的,就是做会议记录而已,会后整理memo发给大家。我接着问他参加会议学到了什么。他能有条有理的说说自己的体会,内容涉及到基本的asset allocation的理论运用,基本的风险和收益的关系,表现出他不仅仅是做记录,而是动了脑筋做了观察的,这就是个很恰当很可信的描述。

面试中还有些天马行空的问题,比如你希望5年以后做什么。这类问题的答案没有对错,关键是表现出务实的态度。老实说,招junior,面试者不仅希望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全面,更看重的是"做人老实,做事踏实",因为junior进来的头几年就是奴隶中的奴隶,没有踏实肯干的劲头是很让人头疼的。如果你的回答是"我希望5年以后赚够了钱退休,在加勒比海晒太阳",基本上是自杀行为。即使你是个天才,也得表现出是个愿意埋头干活的天才,须知Mark Zuckerberg 那样的天才也是亲自爬code写Facebook源程序起家的。如果你以为这样说话很幽默,那就错了,面试不是展现幽默的时候,谁知道你是不是开玩笑,任何面试者都不敢冒险推荐一个眼高手低的人。

面试最后,往往是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比较保险的问题有:请问您在xx公司或xx职位多久了?感受如何?您对新来的analyst/associate有什么建议?您觉得作为一个analyst/associate能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总之要表现出对这个公司这个职位的兴趣。不要问太细的问题,比如某某产品(面试你的人不见得是具体做这个产品的人);不要问太敏感的问题,比如公司正在打什么官司;不要问太HR的问题,比如公司怎么保护妇女权益,有多少女性,产假多少。

最后,不要忘记在面试后给面试者写简短的thank-you email,不因为别的,只因为大家都这么做,你不做就显得扎眼了。这封信会直接被删除,多半是不会有人回信的,也不因为别的,因为大家都这么做。其实是挺无聊的,可是大家都这样。

祝大家面试顺利!

Wednesday, August 6, 2014

On English Writing

既然有人捧场,夸我的英文作文写得好,我就恬着脸来谈谈如何提高英文写作。我在国内从来没有上过外语学校或外语专业,跟很多人一样高中学理科,大学学商科,念完本科才出国的,也没有专门搞过英文培训。虽然我的写作水平有限,但的确是你我他都能达到的程度,没有多稀罕的。

写作无非是思维的表达。既然人类的思维和逻辑是类似的,那么英文写作根中文写作从本质上来看也没有太大的不同,无非是同样的思维用不同的语言包装一下而已。如果你思维清晰逻辑严密,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中文怎么布局谋篇,怎么起承转合,怎么前后呼应,再高级点,怎么藏包袱埋线索,英文就怎么全盘照搬,错不了的。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写作文的时候想那么多理论的东西。只要你写的顺畅,别人读起来也自然一气呵成,写的人舒服,读的人也爽,这就是好文章。

我跟大家一样也考过托福作文,也学过八股作文结构。可是我考试的时候完全脱离了新东方的框架,故意先从反面立场来说,然后一个个驳斥反面论点,文章前面还设了个小包袱,到结尾的时候拿出来抖一下嘲笑两句。整个写作过程一气呵成轻松愉快,我自己是爽到了的,结果得了满分。

我还帮助好几个朋友写过美国博士生和MBA的申请材料。她们的英语词汇和语法高低不同,但是初稿都无一例外的平铺直叙。每个我都要推倒重写,象写中文故事一样,重新编排顺序,力争开头与众不同,能吸引老师一直读完全文,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强调一个闪光点,而不是面面俱到。最后这几个朋友都被录取了,她们本身实力自然雄厚,我很高兴自己也尽了一份力。

可见,中文的写作技巧在英文里是完全适用的。对于已经来到美国的同胞来说,用基本的词汇写完整的句子应该早就不是问题,我们追求的应该是讲故事。如果文章翻译成中文会显得枯燥乏味的话,那么美国人也会觉得枯燥乏味,就不是好文章。一个故事,中文该怎么讲,英文就该怎么讲。举个例子:给一个同学写申请材料,开头大意是这样的:"老师啊,你肯定看到好多申请人都说自己怎么从小就爱xx学了吧?我打包票,他们跟我比都是渣渣。我爷爷是xx老师,我三四岁的时候就坐小板凳上旁听他的课了。据说我虽然平时淘气,可是只要一上他的课就大气不出特别专注。您说这是不是个奇迹啊?" 如果老师看了忍不住笑了愿意继续读下去,我的目的就达到了。这种小技巧,大家写中文的时候都会用,信手移植到英文里面就可以了。为什么很多人一写起英文就变成八股文了呢?

很多人写文章追求句式复杂用词生僻语法完美,我觉得这对于任何写作来说都是本末倒置的。文章的条理不清晰,语气不通透,内容无重点,文字再完美华丽也没有用。过分追求词汇和语法,往往导致文章语气不连贯,就好像过分追求发音正确,往往导致说话不流利一样。我有时候在网上看有人嘲笑印度人口音重英语差,就忍不住摇头:总体上来看,印度人的英语水平比中国人强多了,口音虽然重,语气却流利自然,会讲故事能开玩笑,能有条不紊生动活泼的推销自己的想法。我们有些人对英语好坏的评判有偏差。

所以,我给大家最重要的建议就是:把词汇和语法抛到一边,先写起来(口语上也是,把发音抛到一边,先说起来),不要怕出错,让英语跟你的思维同步。你最需要考虑的不是这个句子怎么说,而是这个故事怎么讲。抓大放小,篇章结构是大头,遣词造句是小节。语言的唯一功能是表达是交流,而不是炫耀字正腔圆。

好了,文章的核心内容搞定了,再来看文章的外壳,也就是词汇和语法。这个只能靠多读多写了,你得把自己浸在里面。

多读。对于我们这些用非母语学习写作的人来说,文章的口气是很容易受到阅读内容的影响的。我以前爱看英文小说,大学的时候尤其迷恋海明威和Jack London的小说,所以我当时的文章语气很冷,句子很短,基本上不用复句。后来到了美国,天天看报纸杂志,语气渐渐也就有了点专栏写作的味道。近朱者赤,多把自己泡在英文里面,这个外壳也就慢慢的越搭越漂亮了。读的时候尽量少查字典,不懂的词囫囵带过去,一般不影响阅读,读明白了全段以后,回头把带生词的句子多读两遍,以后你需要的时候自然就会跳出来了。这样学到的单词,才是你能用的词汇,比背新东方有用。我特别讨厌背单词书,枯燥不说,关键是用处不大。我的GRE词汇分数很差的,但是我相信自己实际用到的单词比大部分中国同学多。我见过一个GRE巨高分的同学面对烤火鸡半天说不出"should I cut it?",最后来了一句"should I... should I... should I dissemble it?" 搞得老美一脸迷惑。这就是硬背单词的后果。在阅读材料方面,我觉得报纸杂志比小说更好,因为都是现代活生生的英语(现在说"傲慢与偏见"那样的英语得有多奇葩?),讲述的也是身边活生生的故事,拿来跟人聊天也是很好的题材。

多写。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让我们写周记,内容不限,这个帮我打下了中文作文基础。因为内容不限,写的都是自己想写的话题,写着写着文字也就老道成熟了。如果你想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不妨也开blog,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想,长短内容不限,每周至少一篇,时间长了,英语自然也就顺手了。欢迎大家把自己的blog地址贴在comment里面,大家一起学习提高。:)